冒雨剪韭成美谈
韭菜原产于我国,野生韭菜几乎遍及全国,在洛阳南部山区至今还有很多野生韭菜,嵩县、栾川都有大韭菜沟、小韭菜沟的地名。洛阳是最早的韭菜栽培区,成书于夏朝都城偃师二里头的《夏小正》说,正月“囿中见韭”,意思是正月里王室菜园中韮菜已发芽生叶。
在东汉时,都城洛阳家家户户都种韭菜。《幼学琼林》说:“冒雨剪韭,郭林宗款友情殷。”说的是东汉名士郭林宗热情款待友人,夜里亲自冒雨去菜园剪韭菜。郭林宗,就是郭泰,字林宗,太原郡介休县人,出身贫寒。他到洛阳太学求学,师从名儒屈伯彦,在太学附近租地建园,种菜以自给。他勤奋好学,博通群书,擅长说词,口若悬河,名重洛阳。一日傍晚大雨滂沱,友人范逵突然来访,郭林宗身披蓑衣头戴斗笠,冒雨到园子里割韭菜,然后以韭做菜款待范逵,二人推杯换盏,谈笑甚欢。
不仅穷书生喜食韭菜,贵族也喜食韭菜。西晋时,大富豪石崇“丝竹尽当时之选,庖膳穷水陆之珍”。冬天时,还用韭菜根和麦苗放在一起,做成一道名菜“韭研齑”,招待客人,这让晋武帝的舅父、大富豪王恺羡慕不已,不惜花重金收买石崇的家人,探听“韭研齑”的做法。
北魏贵族李崇,为尚书令仪同三司(宰相),但生活俭朴,每天只食韭茹、韭菹两种菜,即炒韭菜、腌韭菜。他的部下李玄祐给人说:“李令公一食十八种。”人问其故,李玄祐说:“二九(韭)十八。”闻者大笑。
唐肃宗乾元二年(公元759年)春,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自故乡洛阳经潼关返华州,在奉先县拜访幼时的朋友卫八处士,写下名篇《赠卫八处士》,诗中有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”之句,雨夜割下青翠欲滴的春韭炒菜,伴以新蒸的小米饭,此情此景,怎能不令主客频频举杯!
这汉唐两次的“冒雨剪韭”,留下两段相似的佳话,这带雨的春韭也成为纯真友谊的美好象征。
城南联句赋春韭
茶仙卢仝,二十多岁迁居洛阳城东南里仁坊,其具体位置就是今天安乐镇城角村。
卢仝的居所,非常简陋,正如韩愈《寄卢仝》所言,有破屋数间,“一奴长须不裹头,一婢赤脚老无齿。辛勤奉养十余人,上有慈亲下妻子”。为了生计问题,卢仝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蔬菜和果树。卢仝《寄男抱孙》中说:“下学偷功夫,新宅锄蔾莠。乘凉劝奴婢,园里耨葱韭。远篱编榆棘,近眼栽桃柳。引水灌竹中,蒲池种莲藕。”你瞧,卢仝带着奴婢开始收拾宅园,锄去杂草,种上大葱和韭菜,种上榆树、酸枣树作篱笆墙,又种上桃树、柳树,引水种竹,开池种藕。
当时,文坛领袖韩愈,因避谤毁,求为分司东都,移官洛阳。其间,卢仝、孟郊、李贺、马异、刘叉、贾岛、张籍、李翱、皇甫湜等人都居于洛阳,他们形成一个诗派。该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、卢仝、孟郊,称韩卢诗派或韩孟诗派。他们经常在卢仝的宅园中饮酒赋诗,或品茶论道。
这年早春,韩愈等人又相聚在这里,留下了《城南联句》的长诗,全诗154韵、共308字。它采用一人一句的创新书写手法,即跨句联法。后人将采用这种手法写出的诗统称为联句诗。全诗从满园春光写起,如“琉璃剪木叶”“翡翠开园英”,也写了“畦肥翦韭薤”,即剪春韭、小蒜做菜的情形。
千载相传《韭花帖》
除了初春的韭菜好吃,冬天捂出来的韭黄也比较好吃。秋天时,韭菜出薹,韭薹和蒜薹一样都是花轴,嫩的时候可以炒菜吃。韭菜开的花叫韭花,杨凝式吃了韭花之后写的《韭花帖》,同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颜真卿《祭侄季明文稿》、苏轼《黄州寒食诗帖》、王徇《伯远帖》并称为“天下五大行书”。
杨凝式,晚唐、五代书法家,洛阳人。仕唐为秘书郎,历仕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五朝,官至太子太保,世称“杨少师”。南宋陈思《书小史》称其有文辞,善笔礼,佯狂自晦,时人以“杨风子”呼之。《宣和书谱》称:“凝式善作字,尤工颠草,笔迹独为雄强,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,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。”北宋黄庭坚诗曰:“贡人尽学《兰亭》面,欲换凡骨无金丹。谁知洛阳杨风子,下笔便到乌丝栏。”传世墨迹有《韭花帖》《夏热帖》《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》《神仙起居法》等,以《韭花帖》最为著名。
《韭花帖》叙述午睡醒来,恰逢有人馈赠韭花,非常可口,遂提笔作书以示谢意。其文曰:“昼寝乍兴,輖饥正甚。忽蒙简翰,猥赐盘飧。当一叶报秋之初,乃韭花逞味之始,助其肥羜,实谓珍馐。充腹之馀,铭肌载切。谨修状陈谢,伏惟鉴察。谨状!”
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,布白舒朗,清秀洒脱,深得王羲之《兰亭序》的笔意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说:“少师韭花帖,略带行体,萧散有致,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,然欹侧取态,故是少师佳处。”今人评价说,杨凝式《韭花帖》乃五代上承晋唐、下启宋元,及至而下千年清逸经典之作。
目前所知《韭花帖》有三本:一为清内府藏本,今藏无锡博物馆,曾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中;一为罗振玉藏本,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;一为台湾“兰千山馆”藏本,今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介绍,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,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。元代此本为张晏所藏,有张晏跋,明时归项元汴、吴桢所递藏。清乾隆时,鉴书博士以摹本偷换,摹本留在宫中,即为清内府藏本,即无锡博物馆藏本;真迹后来流入民间,清末为罗振玉购得收藏,后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