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78岁的郭红运是河南省洛阳市李楼乡楼村的一位村民。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——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洛阳海神乐”第十代传人。
海神乐是隋唐时期宫廷宴乐,后流入洛阳民间,明清盛行一时。至上世纪初50年代,由于诸多原因,洛阳海神乐已难觅踪迹。
2003年,当了40年教师的郭红运退休返乡。看到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面临失传的危险,从小就随伯父学艺的他决定重整旗鼓。他与同村的几位海神乐爱好者成立了“洛阳海神乐社”,搜集整理了一百多首海神古乐曲,使濒临灭绝的古乐获得新生。
海神乐演奏使用的很多乐器都是古乐器,其中郭红运演奏的“管子”,是海神乐独有的主奏乐器。这种乐器看似结构简单,但吹奏难度很大。郭红运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,潜心练艺,为自己赢得了“管子王”的美誉。
在郭红运的带领和感召下,“洛阳海神乐社”已经有年轻的面孔加入,如今乐社常年有30多名乐手,多次作为中原非遗文化的代表到国内各地演出,展示古乐清音的独特魅力。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