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全面阐述、明确宣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,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、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、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,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。生态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,是对生态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,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。对此,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深刻领会、准确把握。
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,源自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滋养。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、热爱自然,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。“天人合一”“道法自然”的理念,取之以时、取之有度的思想,“劝君莫打三春鸟,儿在巢中望母归”的诗句,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的格言,都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,陶冶着中华民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禀赋和价值追求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生态文明建设“秉承了天人合一、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”,“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的理念,寻求永续发展之路”。这些绵延数千年的生态理念,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、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,依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。
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,源自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。人类文明进步有两个基本关系必须处理好,一是人与人的关系,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。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,会带来社会动荡、国家衰败。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,同样也会带来社会崩溃、文明衰退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”,“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,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”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,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、人与自然的关系史。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、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,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,这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。
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,源自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发展。马克思认为,“人靠自然界生活”,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、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,而且是“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”,但“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,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”。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,进一步提出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,人类必须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”,“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”等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。这些重要思想,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,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,吸取人类文明积极成果,运用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,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拓展,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。
我们党高度的生态自觉,源自对党的使命宗旨的责任担当。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时指出,“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,等于人道主义,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。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、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。”人与自然的和谐,是共产主义题中应有之义。这也意味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,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之一,必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。同时,习近平总书记还反复强调,“环境就是民生”,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”。这些重要论述,把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、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一起,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浓厚为民情怀。
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,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。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,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,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,让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环境更优美。(作者:王军 安徽省委宣传部宣教处)